狗狗睡觉抽搐怎么区分?
狗睡觉的时候会出现抽搐,有好几种原因。
第一、患有心脏方面的问题,在睡觉时突然感到胸口不适,从而全身抽搐一下;
第二、体内缺乏微量元素,特别是钙元素的摄入,可以在日常中添加补钙的药物或者营养品来补充能量;
第三、患有寄生虫,体内寄生虫较多时会导致营养不良,身体乏力,尤其是在晚上睡眠时,大脑处于休息状态,对周边环境的感知能力下降,这时若有寄生虫入侵,会有反射性的抽搐出现;
第四、患了传染病,例如犬瘟热或者狂犬病,这些疾病在早期也会出现抽搐的症状表现。 因此建议平时多留意狗狗的状况,当出现异常行为及时送医诊治,以免错过最佳治疗时间。
如果大家在生活中发现狗狗出现不明原因的抽搐,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进行初步判断! 观察环境。检查周围是否有刺激性气体或液体(如浓盐酸、硫酸等)存在,因为这些物质有可能伤害到狗狗的眼睛和鼻子导致其难受哭闹,进而出现抽搐的情况;
检查身体。看看狗狗的四肢有没有受伤,皮肤是否出现破损,因为疼痛而导致抽搐;
查看口腔。注意有无呕吐物、口水过多,牙齿有无脱落,牙龈颜色是否正常粉粉嫩嫩的,如果有异样应及时带去医院处理;
查看眼睛。眼部分泌物是否过多(尤其是小狗),结膜(眼皮里面那个薄薄的透明的组织)是否发红,如果有异样应及时清理眼部异物,并送医就诊;
查看便便。如果是幼龄犬,尤其要注意粪便的形状是否有变化,如果出现软便、腹泻,应及时处理; 还可以试着轻轻揪牵尾巴下方的皮肤,看看会不会引起抽搐,如果在揪扯尾部下方皮肤时发生抽搐,则很可能是由于神经方面的疾病引起的,比如脊髓炎、癫痫等。